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前文链接〗

陈燕妮:在后院打枪甚至造飞机

我和我的发小老石年龄相距颇远,听跟他同龄的大院友好说起,他们小时曾一起学练“拳击”。在那个寸草不生的年代,我想,所谓“拳击”,也就是个“比划”。

据说老石出手很猛,耐力也好,但不料稍后被一位带着火气上场的同伴挥拳直击嘴上,人被打了个趔趄。站稳之后,众目睽睽当中他从嘴里吐出一颗门牙,随即一言不发转身离开。

这番陈年描述让我听得目瞪口呆,已知老石的爱好十足雄性,可“吐出一颗门牙,随即一言不发转身离开”这事,真乃雄性之造极。


(发小老石。)

从大上周起往前推一个多月,老石在一顶简易帐篷里睡了足足49天。他因为要试飞自己在后院造了12年的飞机,需要在美国航空管理局(FAA)指定的试飞场飞满40小时。

帐篷所在,就在试飞场。

那些天,他每天平均试飞2、3个小时,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就停飞几天。


(老石在试飞场的全部家当。)

老石之所以会选在这个地点试飞,因为这里是他所造飞机组件工厂的一个基地。在他做出场地选择后,FAA加以确认,随后为他办理了相关手续。

按照FAA的规则,自制飞机试飞前须经让制作者最为忐忑的“审查”一关。被FAA指定有资格审机的人会到飞机所在地彻查全机,检验合格之后才核发试飞准许证。试飞通过后,飞机才可以自由飞行。

老石把飞机造好之后,为了稳妥,先曾把飞机拖到飞机组件厂商那里去检查,一切都没问题了才去申请的FAA审查。

而他这架编号为“N484FS”的自制飞机,在美籍华人当中,是自制出来的第3架。


(试飞场待飞的飞机们。)

老石在试飞场赖以过夜的帐篷不大,绿灰相间,平平常常地摊开在一套半旧室外餐桌椅旁,桌上放了冷冻提盒、锅碗调料,这是他漫长帐篷时光中的生活据点。

帐篷旁边,是他的飞机,他带着它来,就像带着自己刚能体育的亲生儿子第一次走进运动场。试飞场飞机颇多,“亲生儿子”的父亲们大多住在开来的房车中,在那些天里,在试飞场睡帐篷的,只有他一人。

这雄性人和物的相生相伴,老出意外。


(老石的皮卡。)

发小老石制作的这架飞机,从买第一个零件到最终试飞,一共花费了12年,整个飞机造价大约在12到13万美金之间。之所以制造过程耗时长久,主要耽误在他建造过程中变更过型号。

十多年前他曾前往德国工作,回来之后买了前一个型号的飞机图纸开始制作。几年之后他又曾去阿富汗工作,再回来时看到飞机公司又出新型号了,在他原本型号基础上有了大幅改进,他最终选择改换型号,这就使得进程被耽误下来。


(制机前期老石在后院搭建的机房。)


(老石的机窝12年来多有险象。)

这12年,老石把自己搭建的制机帐篷叫做“机窝”。机窝出过事,风吹雪压都是麻烦,有一年看到他持续哀嚎,说是大风吹翻了他的“机窝”云云,果真从照片中看到他的白色帐篷被掀了个四脚朝天,他收藏其中的宝贝飞机玩一个全身赤裸、素面朝天。

在我前年亲临他机窝的时刻,看到帐篷外延伸出了一个高尺寸简易入口。这个“新入口”我见到时残破得已颇离谱,遮挡的另种颜色外包剥落至少一半,这玩意如此仪容被放在那里,对后院的美观和协调都产生了严肃破坏。

机窝内相当冷清,干巴的自然光从“新入口”没皮的缺口冷漠而来,半地水渍充斥其中,在“机窝”内很多个位置,连找个站脚的位置都很困难。很难想象有人竟会在如此艰难中,一守12年。


(老石后期机窝正面照。)

按照FAA的规定,所有试飞必须满足40小时的所谓“新飞机”,真的是指“全新飞机”,但细分起来,内中涵盖还是复杂,比如,自己制作的飞机独此一架,就算新飞机;飞机工厂的新型号飞机,也算新飞机。但飞机生产线上制出的并非新型号的新出产飞机,就不算“新飞机”,也就无需试飞40小时。


(前年我去老石家看到的他和他的飞机。)

老石飞机原来的那个型号目前还在出,因其属于普通飞机,本身的设计比较成熟,业内喜欢的人还是很多。此时此刻在老石周围还有两位非华裔人士在制作那款飞机,其中一位也已做完,也在试飞。

他后来改制的这种型号比较特殊,技术要求也相对为高,在飞行操作上也会更加困难,但功能比过去提高很多,最难得的是短距起落性能更好,“这是我比较追求的。”老石说。


(在停机坪上的发小飞机颇有气势。)

老石飞机侧面有着巨大的蓝色号码,看上去占满了整个空间,把让原本就显凌乱的机侧看上去更无设计。

老石说那并不是型号,而是飞机的注册号码。之所以把这些数字喷涂颇大,是为了遵照加拿大政府做出的飞机编号尺寸要求,也就是编号数字要大到12英寸。

未来老石的飞机还希望能飞北美,而且即便是飞阿拉斯加,也需要经过加拿大国土,因此他必须标出美加两国都认可的尺寸。


(老石飞机侧面编号字体颇大。)

自制的飞机抵达试飞场,不能直接从家里飞出来,必须被拖到试飞场试飞,这使得他以前对我说过要从自家房子旁边草地过道飞出去的宏愿,要晚一点实现。

他家那条草地过道全不宽大,夏天我去的时候看上去翠绿清香。

我想象了好几次他用银灰色皮卡拖拽自己“亲生儿子”沿宾州各级公路烈烈驶过的拉风场面,老石却说沿途虽曾有人稀奇过问,但总的来说波澜不惊。

宾州他家附近总见大片农田,甚至还有颇多传统到牙齿的阿米什人出没,就此很佩服当地一众的见怪不怪。

那可是真怪。

不怪吗?


(老石预设的自宅屋旁飞机起飞处。)

据知在中国国内,自制而成的飞机数量已不胜枚数,在美国,这事也不算特别稀奇,迄今为止美国已经注册了的自制飞机数量为33000多架,同时由于飞行技术的普及,全美拿到飞行执照的已有66万多人。

你已经知道,老石的这架飞机是在美华裔自制的第3架飞机,在他之前,美藉华人中已有两人自制了飞机并成功试飞,老石和这两位“前辈”也都保有联络。

华裔自制飞机的第一人是原波音公司工程师李湘宏,其为毕业于北航的耶鲁博士。第二人胡亮,是出生于包头、现住芝加哥的工程师。


(李湘宏在美国的家。)

从小深受开轰炸机父亲影响的李湘宏高中毕业后考入北航,主攻飞行设计和结构力学,对飞行的狂热自幼持续,从未更改。

本科毕业以后他赴美深造,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2008年进入西雅图波音公司工作,先是担任高级结构工程师,后从事管理工作,负责带领技术团队开发制定新一代航空座椅适航方案。

 

(李湘宏在车库制造飞机。)

早在进入波音前一年,也就是2007年,李湘宏在美国成功考取了飞行执照,历经一段租飞机来飞的日子,他最终决定组装一架属于自己的飞机。

2011年4月,经过1年多的前期准备和课程学习,李湘宏开始着手购买制造飞机的零部件。从那时起,他几乎谢绝了所有应酬,专心在由自家车库改装的制机工作间忙碌。


(李湘宏和父亲在自己的飞机里。)

就这样,李湘宏用9万美金买来2万多个铆钉和数百公斤的材料和图纸,前后花费3年零1个月时间,将一架型号为“RV-7”的飞机终于制成。

2014年5月27日,李湘宏获得了FAA颁发的适航文件,此后他的自制飞机终于可以试飞。


(FAA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颁发适航文件。)

试飞前一天,李湘宏没有告诉家人,自己收拾完办公室的所有东西,内心很有仪式感的和同事们道了别,他对能否再回到这里心中没底。

试飞当天,他一个人匆匆赶到机库,直到去试飞的路上心里都还在打鼓。他甚至还跟另一位波音同事约好,让对方驾着另一架飞机跟在自己后面,“看飞机是否漏油”。


(李湘宏制作的飞机首次飞起瞬间。)


(李湘宏已开始制作自己的第二架飞机,四座,希望能从美国飞回中国。)

审视李湘宏的制机心得,感受他在工艺上的推陈出新,也难怪他会底气不足。“自制飞机过程中并不能完全按照图纸生产,需要自己根据情况修正和改进,要来来回回重复实验,还需要注意飞机翼肋等部分的打磨工作。为保障今后的安全和可靠性,必须做到没有一点闪失。”

在他看来,自造飞机最主要分三大步骤:第一是确定飞机架构,这个不算很难,因为市面上有很多公开的零件可以选择;第二是安装仪表盘和电子设备,这个也有公开零件可供选配;最后就是发动机、油路、燃油管道等零件的装配。

李湘宏真实地说:“自制飞机,一上手就要花很多时间,让人绝望就是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够做完,有时真觉得看不到尽头。”


(我的发小老石与李湘宏合影。)

美华裔自制飞机的第二人胡亮,本职是诺基亚公司通讯设备工程师,他自2006年起走上自造飞机的漫漫长路。从对飞机图纸的研究到购买航空仪表、发动机,再到对无数零部件的组装和测试,耗时10年、耗资10万美金。

胡亮的飞机重1300磅、有效载荷600磅、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180英里,续航里程为400到450英里。


(胡亮。)

于1991年抵美留学的胡亮,毕业于南昌航空大学机械专业,后在德州读书,制机的起步也是在自宅车库,并在那里完成了机身和机翼的制造。

后来他举家搬去芝加哥附近Naperville的一个飞行俱乐部社区,里面有机库,甚至还有一条轻型跑道。社区居民大多是飞行员和飞行爱好者,胡亮利用社区内宽敞的机库继续制造飞机直至成功。

胡亮表示,制机10年来,他出现过财政困难,也多次想到过放弃,但在太太的理解和支持下最终得以继续。他自叹幸运地说,听说过有人的造机过程很不顺利,“飞机造完了,老婆也跑了”。


(胡亮在制作飞机。)

胡亮坦言,之所以会走上自己造飞机这条路,对他这种酷爱飞行的人而言也是出自经济考量。相比自制飞机,买飞机价格很贵,在市场上,与他自制飞机性能类同的飞机,价格多在20万美金以上。

而他的自制飞机之所以相对便宜,胡亮说,“是因为完全没有算进自己的人工成本”。


(胡亮的飞机外形很酷。)


(胡亮飞机在社区机场降落。)

胡亮的制机成功庆典是在自己社区里举行的,那一天,亲友团200多人为他举办了首飞庆功聚会,胡亮驾驶着自己的飞机从郊区Morris机场起飞,降落于自家后院的社区跑道。

相比李湘宏试飞时的孓然独行,胡亮的欢庆场面恢宏,他的飞行教练也随他同机而来,接受欢呼。


(亲友的围观和太太的献花。)


(首飞成功后胡亮与太太、女儿合影。)

终于轮到再度说回我发小老石的飞机,也就是这所谓美籍华人中的“第3架”。

老石的飞机跟李湘宏、胡亮的不很一样,后两位的飞机属于“RV系列”,速度较快,能飞简单特技,在自制飞机中属于易于上手、价格也相对便宜的种类。

老石的飞机速度较慢,但能完成短距起降,原则上飞行中无需机场,组件商为“Just Aircraft”,型号是“Super STOL”,飞机重1320磅,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100英里,续航里程为450英里。

满纸数字,宏观可观。


(老石的飞机在试飞场开始起飞。)

在美国飞行,好玩也不好玩。好玩的是,在低空空域,小飞机们有着绝对的翱翔自由。以往也曾看见业界老鸟说自己基本上是沿着地面高速公路的走向四处飞行。一条高速公路有着陆上和空中两种利用,可算扎实立体、功德圆满。

不好玩的的是,也因为飞行相对随意,因此不少稍见偏远的小飞机场基本无人看守,只有一条土路躺在四野无人的绿植中,李湘宏说,到了那种地方,感觉真得全靠飞机了。


(美国许多小机场只有土路跑道迎候。)

原则上讲,美国的低空空域确实可以随意飞行,老石说,“空域分好几级,A 、B、C、D、E、G,其中E和G高度最低,基本上可以随便飞”。

“空域E”,高度在10000英尺左右,有雷达观测,飞行前只需报备一下就可随意飞。这个空域飞机颇多,空管部门在必要时会调度一下,主要是避免飞机互撞。

“空域G”,高度大约在1200英尺高度左右,基本上是雷达盲点,飞行无需报备,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随便飞,安全方面全靠飞行员目视防撞。


(美国的有关空域规定。)

是时候在这里做一个盘点了,包括我发小老石在内,3位在美制机华裔的制造时长和花费大体如下:

西雅图李湘宏的飞机:3年9万。

芝加哥胡亮的飞机:10年10万。

宾州老石的飞机:12年12万。

看着这些数字递进,虽是在围观这3位男人的美梦成真,也会觉得是在见证美籍华人飞机制作的砥砺前行。难得的是,面对比别人漫长不少的“机窝”时光,倔强的老石说他从来从来没有想到过放弃。


(李湘宏、胡亮和老石的飞机。)

按照老石夫妇的规划,他们会在明年也就是2022年的4、5月份把家搬去西雅图,那时他从事“核医学”专业的夫人已经退休。

我不免认为他们会用一趟飞机就能把家当全部西移,但他却说这次搬家,夫妇两人会在美国东西之间奔波好几趟,“主要是要运送我的那些工具。”

老石至今都还没能在自己的房旁起降飞机,因为他那条翠绿清香之路的前方,是邻居种植正好的麦田。他曾给邻居发过询问,对方并无下文,“我也不想捣乱”。

倒是他说自己的飞机第一次试飞时,并没有担忧飞不起来,“因为我对自己造的飞机心里有底。起飞一刹那我心情毫无变化,但降落后还真是挺兴奋的,毕竟我埋藏了几十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几十年?

就在比划“拳击”的之前还是之后?

少年之心,遍地金黄。


(我和发小老石夫妇的前年合影。)

单说老石这桌面上的12年,从50多岁操练到将满70,旧日的憧憬与现下的功毕,真乃其与蓬勃青春仅存的瓜葛。

一生念兹。一种殉情。

可以想见,老石这人那年当众吐出的竟是怎样一颗,带血门牙?

 

 

话题:



0

推荐

陈燕妮

陈燕妮

110篇文章 2分钟前更新

作家、报人、记者。生于杭州,长于北京,毕业于上海铁道学院机械系铁道车辆专业,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曾任《中国社会保障报》记者。1988年赴美,曾任美国《美东时报》记者,美国中文电视台记者,曾为《美洲文汇周刊》负责人,自1994年起出版过《告诉你一个真美国》、《纽约意识》、《遭遇美国》和《美国之后》等十多部畅销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