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听说我的4月行程是去巴西,亲朋都炸,这可是堪比纽约哈莱姆或者休斯顿东南区级别的著名危邦。奈何不知为什么,我走意已定。
这一次是随团而往,这么多年来我头一次如此旅行,举止还真有点茫然无措。行程里的所有途经都不用再去做该做的功课,感觉中忽然全无必去的地标。
我也持续问自己,这一趟为什么是巴西?

(我们的团队成员和导游们。)
同行团组不大,也就14号人,我的年纪排在成员中最年轻的头几。这是基地设在加州声名赫赫的旅行公司,以令人闻风丧胆的超高团费打响市场。但无论如何,人之所求会随年龄递增而渐变,既然彼此遇见并互为同道,一切也就自然必然。
我们从南美最繁华的大城圣保罗进入巴西,整团人一头扎进亚马逊州距离首府玛瑙斯(Manaus)3小时车程的黑河(Rio Negro)热带雨林,连住5晚。

(我拍到的一望无际亚马逊热带雨林。)

(位于热带雨林深处的度假酒店。)
那些天,我们这十几号人日日夜夜乘船在河中疾窜,白天钓到的无一不是食人鱼,夜里带着聚光灯出行去看毒蛇与鳄鱼窝点,强光亮处这帮“老地头”从来不躲动也不动。
一干人白天穿好防蛇护腿进入雨林,看见剧毒蚂蚁和长毛蜘蛛安身于任意一个树叶堆或杂草窝,用细棍一逗就会大冲出来。
在这种鬼地方但凡失足落水或者丛林迷途,死路一条。

(我被分到的茅草屋据知每晚收费6300人民币,看来巴西人越来越知道亚马逊的价值了。)
几年前我曾去过秘鲁的亚马逊河段,在河轮上度过了无所事事的数天。但自2019年起,亚马逊雨林火灾不停见诸报端,尤其巴西段,火势更见疯狂。
根据巴西国家太空研究院(INPE)的数据,截至2019年8月底,巴西全国总共发生的将近8万5千起火灾中,绝大部分在巴西“亚马逊法定区域(Amazônia Legal)”。这不只比2018年同期暴增了76%,也是继2010年以来(该年为13万2千起火灾)最惨烈的一次。

(2019巴西亚马逊雨林被烧的惨况。)
虽然巴西的旱季自然火灾极为多见,但2019年的大多数案发被认定是人为造成,原因不外是农民和牧场主为清理土地用火焚烧森林。
亚马逊异常频繁的大火当时引爆全球舆论,向来主张“亚马逊大开发”的巴西时任总统博索纳罗也因此受到激烈抨击与施压,因为雨林被称为“地球绿肺”。
在法国总统马克宏领头下,G7峰会曾经决议金援亚马逊2千万美金救火,却被博索纳罗怒斥为“殖民主义”予以拒绝。
我以为此生见不到巴西亚马逊了。

(亚马逊食人鱼的牙齿看上去不寒而栗。)

(热带雨林中的毒蜘蛛和鳄鱼。)
所幸2022年巴西总统大选中,卢拉·达·席尔瓦(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获胜,开始了他的第三个总统任期。此前,卢拉曾在2003年和2007年连续担任两届总统。
再次上任后他积极推动亚马逊雨林的保护政策,全面推出了各种法规。虽然火灾在全力遏制下因为自然条件不利依旧局势严峻。但在森林砍伐的问题上得到了极大缓解。2023年,亚马逊地区的森林砍伐面积减少了50%,达到九年来的最低水平。2024年,尽管火灾依旧频发,森林砍伐面积还是比前一年减少了30.6%。

(路易斯.达席尔瓦第三度就任巴西总统。)
此行最难忘的是从水上飞机俯身看见巴西这边的黑河与自秘鲁方向的亚马逊河两水合流,目睹黄黑两色强力混融的波澜壮阔。
这是亚马逊流域极为著名的奇观,发生位置就在玛瑙斯附近。黑河水色深棕甚至接近纯黑,偏酸性,含有大量腐殖质且流速较慢。而亚马逊主河呈泥黄色,含大量淤泥、矿物质,跟黑河相比流速更快、温度更低。
两河交汇时,由于流速、温度和密度的差异,在前几十公里内竟一直各守本色。
水亦有性,流而不混。

(水上飞机的内舱很小。)

(黄色亚马逊河与黑色黑河交融景象鸟瞰。)
在这种地方整团人一混5天,有了大把机会日日磨合,我感觉自己对随团而走刚刚有了顺应。
只是从雨林回到圣保罗时,领队在我前面走着走着忽然举起了银杆小旗,那种小红帽团员亦步亦趋张嘴跟旗不问只走的刻板风情猛然扑面,自己为自己不禁心下戚戚,这倒还真应验了那样一句,“姓陈的,你也有今天”。

(导游忽然打出的小旗令我局促。)
(二)
巴西早餐中出现的一道青红椒般水果令人困惑,看标签,英文名字就叫做“腰果(Cashew)”。疑惑地打量其简单明了的周身各处,迅速就会形成一个为之小震的猜测,我们所吃腰果,竟会是其头部的区区果把?
若真如此,可有点“宫外孕”的错愕。
一查果然。

(早餐餐台上的“青红椒”腰果们。)

(“青红椒”腰果本尊全貌。)
腰果的“青红椒”部分口味甘香,后来知道其在当地竟是极为热门的水果,多汁到无以复加,服务生收桌时,我目睹盘上的果水横洒在他前腹的围裙上,好大一片。
这种水果外界无知的原因是其很难走出巴西国境,“青红椒”极易腐烂,从采摘到变质可能只有1到2天的保鲜期。我曾把一个早餐没吃完的“青红椒”带回房间,结果第二天眼睁睁发现其在没有冷藏的情况下果肉成为浅绿豆渣状,变质堪称飞速。
而且“青红椒”极易碰伤,运输过程中多见损坏,也无法像香蕉、苹果那样长距离出口。

(“青红椒”部分和带着外壳的腰果。)

(被切开的“青红椒”,口味微涩。)
在巴西,吃“青红椒”(本地葡萄牙语叫法为“Caju”)是在地独特的饮食文化,它们被放入当地的果汁、果酱、甜点,东北部地区甚至还会有“青红椒节”(Caju Festival)。
唯此物口感隐约稍有微涩,这个瑕疵似乎也导致其果界地位注定小众,除了巴西之外,全球亚非拉美果农采摘时,竟多把“青红椒”随手一扔或当做饲料。

(腰果长成示意图。)

(腰果果农在摘取腰果。)
连接着“青红椒”的腰果外壳坚硬,手捏下去纹丝不软,这玩意的外壳竟然有毒。具体的说法是:包在腰果仁最外面的硬壳和其内膜含有强腐蚀性液体油脂,二者都有像样学名,分别叫做“卡多酚”和“阿纳卡酸”,可侵蚀皮肤引发刺痛及起泡,严重时会导致烧伤。
带着油脂的腰果仁吃下去也会中毒,因此只有在加工后去掉果壳、内膜和树脂油后才能食用。
在脱壳器出现之前,腰果壳与仁的剥离全靠人工。把带壳腰果放在柴火上烧烤,等到外壳裂开后流出“毒油”,工人们再戴上手套使用工具一颗颗剥出果仁。
机器的出现革命性地提升了腰果加工过程,系列剥壳步骤包括原料处理、炸果、滤油、剥壳、烘干、脱皮、分级、包装等8道步骤。此后还需消毒杀菌、脱水烘干、去壳去皮、细致打磨、颜色检查、分拣分级等系列工序。
全部完成后,得到的腰果还只是生腰果,食用之前还需为满足人类不同口味加以制熟。

(腰果自动剥壳生产线。)

(邻座正吃“青红椒”的亚裔女孩们。)
腰果原产巴西,长在树上,树高多在4米到10米之间,1560至1565年间由葡萄牙水手带去了非洲、印度和东南亚,此后的种植全球开花。自2010年开始,非洲尼日利亚成为全球最大的腰果生产国,而最大的消费国是美国,会吃掉90%以上的全球腰果。
研读了上述冷知识之后,重新审视早已沦为“追剧嚼头”的腰果本尊,硕大分量在美国超市只卖大几美元,念及“青红椒”的全然浪费和果壳有毒导致内核的来之不易,还真暴殄天物。

(腰果树通常树高4米到10米。)
“青红椒”也可用来造酒,成品价格不贵,据知“口感像是苹果醋”,一瓶不到10美元。
但估计如果你敢看腰果造酒步骤中压汁步骤的春秋笔法,那种讲求脚功的平白,应该不会再有兴致去喝这所谓“苹果醋”。
哎妈浆果上那些老皮丛生孔武有力却清洁度可疑的一双双脚啊,谨慎灰指甲乃至牛皮癣。
祝好胃口。

(腰果酒的人力榨汁部分不忍直视。)

(成品腰果酒看上去还挺典雅。)
(三)
巴西里约热内卢最著名的酒店是科帕卡巴纳宫酒店(Copacabana Palace),没有之一,它坐落在同样最著名没有之一的Copacabana海滩正中位置。我分到的房间面向大海春暖花开,一切设计中规中矩,老派而舒适,须知这通常是颇难苟全的两个极端。

(科帕卡巴纳宫酒店是里约最著名酒店。)

(酒店的所有横排房间全部面向大海,)
科帕卡巴纳宫酒店不仅是巴西著名的住宿场所,更是里约文化和历史的组成部分,已开业超过一个世纪的它多次被评为南美洲最佳酒店,2009年更荣获“世界旅游奖”。这是全球最重要的旅游奖项,没有之一。
酒店也曾接待过无数世界知名人士,包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玛丽莲·梦露、查尔斯王子夫妇、麦当娜和汤姆·克鲁斯等 。
原则上讲,玛丽莲·梦露那次是曾计划入住这里,但因个人原因在最后时刻取消了行程。尽管她未克亲临,酒店依然保留其订下的专属套房多年,不曾开放,号称“梦露之屋”。
1995年,滚石乐队在里约开演唱会,他们不仅包下酒店的整层楼,还在泳池边开了通宵派对。

(科帕卡巴纳宫酒店的白天和黑夜。)

(酒店的泳池和餐厅相连。)
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是于1991年4月在巴西进行正式访问期间入住酒店的,距离英国女王的到访已经过去了23年。
据酒店的官方网站描述,“查尔斯夫妇在入住酒店标志性的总统套房时曾发生争吵,戴安娜清晨独自在泳池里畅游了一段时间,结果被狗仔队拍到,引起全球广泛关注。”
次年,这对最具话题的皇室夫妇正式分居。

(在酒店下榻时期的查尔斯王子。)

(戴安娜在酒店泳池被偷拍到的照片。)

(戴安娜在酒店泳池被偷拍到的群照。)
巧合的是,我到当天,正值美国歌星Lady gaga将于22天之后,也就是5月3日到Copacabana海滩免费演出,这是她名为“Mayhem Ball”世界巡演的一部分,也是其自2012年以来首次在巴西露面。
演出预订于当晚9点开始,入场无需门票,先到先得。2024年美国歌星麦当娜曾在同一地点举办同类型免费演唱会,吸引了约160万人。

(麦当娜里约演出海报。)

(Lady Gaga即将来到里约海滩。)
早晨起来推开房间窗门,竟看见我的窗户正对疑似演唱会未来的主舞台,横跨公路两边初具雏形的演唱会拱门脚手架,也近在咫尺。
这几天,里约到处都能听到人们提起歌星的名字,Lady Gaga让人有点认不出来的冷峻面目黏在街巷内外的平板立柱。

(从我房间看出去正是演唱会的舞台位置。)

(演唱会主舞台和旁边跨路宣传钢架。)
这场演出也标志着Lady Gaga的歌坛回归,此前她因健康原因取消了自己2017年在里约摇滚音乐节(Rock in Rio)的演出。
这8年,她竟和里约有着这样一个“拖欠”。
在海阔风徐时来到最美的里约,再加上构造中的Lady Gaga,天意制造巧合,没有之一。

(里约到处都是Lady Gaga的海报。)
(四)
畏惧拥挤,全团乘绝早出发的小火车才刚抵达科尔科瓦多山(Corcovado)山顶,周围不能免俗地还是已经人山人海。
南美空气潮湿,一旦出汗就会满盈于面,无奈的挤搡当中我才忽然明白自己之所以要到巴西来,最想看的就是这个震撼魂魄的基督雕像(Christ Redeemer)。

(基督雕像正面。)

(基督雕像斜面和后面。)
算起来我在人生的各个时段看到过太多次里约这一雕像的图片,沉重空灵,把把晕菜,这气场被强力“种草”,只需一眼。
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西基督雕像全名为“巴西救世基督像”,建于1922年,存世已超过100年。
前一晚,在内湾游艇隔着两个坑坑洞洞的巴西烤肉锅我就远远瞄见雕像“疑似”,一问果然。当地人告诉我,“在里约,几乎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它,其在保佑整个城市”。

(我从游艇上看到的基督雕像。)

(基督雕像的各种仪态。)
基督雕像的建成是为了纪念1922年巴西独立100周年,于1931年10月12日建成。雕像身高30米,总重1145吨,张开的双臂横向总长28米,于2012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当年“在山上建立一个地标”的提议是里约热内卢大主教于1921年提出,他并组织了一个叫做“纪念像周”(Semana do Monumento)的活动来吸引建造捐款,捐款者主要是巴西的天主教徒。
雕像由法国纪念碑雕刻家保罗·兰多斯基设计,工程师海托·达·席尔瓦·科斯卡监督建设。

(雕像在修建时期。)

(基督雕像完成之后的若干细部。)
但这100多年来,雕像也是命运多舛。
最近的一次大不幸发生在2014年1月17日,里约热内卢耶稣山教堂当天确认,基督雕像于前晚遭到雷击,右手手指损坏。里约天降暴雨时常伴有大量雷电,虽然雕像上装有避雷装置,但那晚雷电冲击力太大,雕像接连被击中2次。
据气象专家介绍,基督雕像每年都会被雷电击中约3至5次,已经安装了的避雷针并不能起到100%的保护作用。

(置身于雷电之中的基督雕像。)

(2023年12月30日,里约热内卢标志性的基督救世主雕像被装饰上贝利的亮黄色足球衫,以纪念他逝世一周年。)
我猜想自己第一次看见基督雕像图片的当时当刻,对前往巴西的渴望就已埋下。这其实理所当然,目视怎样一种触动,你会对被无言之威醍醐灌顶?
构思的宏大,感染春夏秋冬。
就好像在温暖飞行。
第一眼就觉得石破天惊。

(疫情期间,耶稣像用投影方式“穿戴”了医师的白袍和听诊器,向第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后又曾被特别投影“待在家中”、“我们一起”的字样。)
(五)
离开巴西里约竟然乘坐的是英航(British Airways),我的下一站是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不知为何有了这班突如其来被放入选择中的非南美航班。
在里约机场,在太多天葡萄牙语的轰鸣中走进机舱,一声英伦范儿的英文问候让我不禁激动,百感交集地为这大半个月的巴西所见所吃,平添句号。

(这张令人惊叹的照片由巴西摄影师莱昂纳多·森斯(Leonardo Sens)拍摄。他在2023年6月4日于里约热内卢附近的尼泰罗伊市(Niterói)伊卡拉伊海滩(Icaraí Beach)拍摄了这张照片,距离雕像约 11 公里。他为了拍摄这张照片,进行了长达3年的精心准备和多次尝试,通过天文计算和观察月亮的轨迹,选择到最佳的拍摄时机和地点。)
而我本人对跟团而行这事的体会随进程递进时有变化,还是觉得那些没完没了的尬聊,那些拥挤不堪的去处,切碎了时间,平淡了里程。
把把豪华酒店的困囿也还隔阻了城市的深邃。
打卡和体会,看你要哪个。
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否。

(英航飞机上零食袋中掉出的一颗腰果。)
最是莞尔,在英航上撕开空姐发下小食中的混合坚果袋,一粒腰果灵动而出。
相逢一笑。
这一趟为什么不是巴西?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