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沿着鼎鼎有名的铁锈州俄亥俄戴顿(Dayton)地区Hoyle这条路由南向北就能通到Kettering大道,2024年,在最热的7月底开车来到这两条路的夹角时,先是见到一位半大不小的30多岁华裔男子在马路正中脚踩滑轮鞋风驰疾行,还没回过神来,我就看到了正被全美议论纷纷的福耀美国玻璃厂的巨型停车场。

(曹德旺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

我是路过俄亥俄州,知道曹德旺的福耀就在戴顿附近,就决定简单停留几天。来自福建的福耀在这里设厂,接手的是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的原厂房,但即便我对造车空间的硕大已有充分心理准备,但猛然看见福耀一望无际的停车场,还是被惊着了。

只是停车场上了岁数,地面龟裂得有点过分,远远看上去,福耀的厂房小到像是在地平线上低矮的“天际线”,活似朦胧混沌的一段砖灰色土地勾边。

这么说吧,在停车场我所站立的位置遥眺厂区,那种远到没辙的距离甚至可用来证明地球是圆的。

(我第一眼见到的福耀公司东南侧停车场。)

确切地说,福耀位于美国俄亥俄州一个叫作莫瑞恩(Moraine)的小城,属于戴顿都会区(Dayton metropolitan area),距离戴顿市中心大约10公里距离,车程仅需十几分钟。

因为超大力度投资原因,2015年当地政府把福耀所在那条原来叫做“Hoyle Place”的双向公路中工厂大门附近一段改名为“福耀路(Fuyao Ave.)”,这使得福耀总厂地址为“800 Fuyao Ave. Moraine OH 45439”。

我估计“800”这个数字也是福耀下手挑的。

(福耀美国工厂的外在与内在局部。)

但该路原有的路名也被保留了下来,以便为当地居民和交通系统提供识别和指引,有助于平衡纪念意义与实际使用的双重需求。

如今你在谷歌地图上可以看到福耀门前这条路真的有着两个路名,缠绕同在。

(有着2个路名的福耀工厂门前公路。)

我所来到的停车场位置处于福耀厂房东南方向,在其靠近马路的街角,插着醒目的招工木牌。其板材半新不旧,估计插在这里已经有些年头,直白说明福耀这些年持续都在招人。

我此后登录过福耀的招工页面,里面的更新相当灵敏活跃,一概以天计算。各种岗位常有空缺,有些职位都还远在外州甚至外国。

我在戴顿停留的那几天,这个停车场我来过多次,有时就能看到这里已停车辆的占比达到八成。据知如今的美国福耀已雇佣了2300多名员工,是大戴顿地区第三大制造厂,也是当地最大的雇主之一。

(福耀招工木牌插在停车场外的路口。)

(我后来登录过福耀的招工页面。)

2014年开始建造的福耀美国工厂在创建之初得到了当地政府的税收和经营优惠,建成后的福耀总占地21万3千平方米,厂区面积约17万平方米,其于2018年10月7日正式投产,号称“全球最大汽车玻璃单体工厂”。

开工后,厂方具有生产夹层玻璃、钢化玻璃、包边和ARG的稀缺能力,年产量大约为2000万套汽车玻璃。戴顿工厂的产品主要供应给北美的汽车制造商,其中包括宝马、通用、福特和丰田等著名品牌。

(美国福耀开业典礼非常隆重。)

驱使我一定要来这里的原因有远的也有近的,远的是奥巴马夫妇于2019年制作的《中国工厂》纪录片,正是拿福耀美国工厂作为蓝本展开情节,我在第一时间看完之后,陷入久久沉思。

这部片子描述了铁锈带民众的生活状态和心路轨迹,新时代和新格局、世界的和国家的,数不胜数给予美国上层与底层的敲打和巨震,造成全社会无可奈何的踉跄。影片中曹德旺对厂里成立工会的坚持不允,让资方意志显得迎风而立。

这部电影少见的好看,小片子道尽大世界,成为奥巴马夫妇离开白宫之后,留下的至贵财富。

(纪录片《中国工厂》的海报。)

(影片中的曹德旺。)

(为纪录片接受采访的奥巴马夫妇。)

近的原因是我来到戴顿的当口,正好是美国政府展开对福耀展开查处的第4天。4天之前,也就是2024年7月26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对福耀公司及其在俄亥俄州的27个相关地点进行了突击搜查,据称主要涉及“金融犯罪和劳工剥削”。

“金融犯罪”的指控相对笼统,福耀已经出面声明查处的是与他们无关的第三方企业。但“劳工剥削”指控说得比较详细,大都围绕工作条件恶劣、住房拥挤、工资低于标准等等方面。

(福耀工厂的内部照片。)

最有画面感的是有关“住房拥挤”的调查。新闻中说,俄亥俄州的美国邻居举报福耀华裔员工违反当地住房条例,一房挤住多人(一说多达几十人)且共用一车早出晚归。

没见过这类场面的美国邻居不可能理解,这些在他们看来简直震撼的现状,其实是不少中国大小企业群体居美的常态。

(警方在搜查俄亥俄福耀的一处住宅。)

曹德旺祖籍福建的福清,这个城市加上福建的长乐,多年来都是中国偷渡先锋之都,福建人又以隐忍和勤劳著称,他们从N多年前就已身体力行毫无业余生活的“偷渡-打工-还债-立足”之路。

这在美国侨界,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在他们把故居打造成侨乡的背后,早年间几乎全部建立在餐馆同事一概同进同出的生活,对此,我在早年的留美学生中见过太多。

(美国福耀工厂主楼正门部分。)

‍不知道提到过多少次,我自己在纽约第一个福建女房东所开餐馆就采用这种“同进同出”的经营方式。每个深夜,住在二楼的全体餐馆工人关店后集体抵达,你必听到他们脚步纷沓地上楼洗漱,一夜过后,你必听到他们脚步纷沓地下楼乃去。

‍我相信,无论身处任何年代,从福建外出的务工人口,大概念里都不会把如此“常态”想成违法。

(美国福耀厂内的展示室。)

写到这里,想起了1993年我在纽约赶写轰动一时的金色探险号(Golden Venture)偷渡船往事。

‍这艘船载有262名男性、24名女性偷渡者,基本上全部来自福建,不幸因为原定接应的人早已被捕,船方决定在纽约洛科威海滩搁浅,让偷渡者游泳上岸,最终导致6人死亡、10人逃脱,其余200多人全被控制的局面。

‍那一次我没去现场,拍到照片的记者同行最终同意把他拍到的新闻照片卖给我,价格我至今都还记得,每张20美金。

(当年有关金色探险号的图片报道。)

(我在1994年旧作《告诉你一个真美国》中使用了花费好几个20美金买到的金色探险号事件照片,图中海报下方横组图中右一与右二都是。)

接连几天,只要我在戴顿的福耀工厂周边出现,都会去一家叫做“华美餐厅”的中餐馆吃饭,它在福耀最东边沿,从工厂东门出来直接穿过东部小停车场就能到达。

‍这家餐厅所在的建筑也是福耀地产,外包做了餐厅。支应店面的看上去应该是老板夫妇带着他们的成年女儿,他们说自己也是福建人。

(取名平淡的华美餐厅位于福耀厂边上。)

(谷歌地图上显示的福耀庞大工厂,右上侧橘黄箭头所指是华美餐厅,右下红色箭头所指,就是让我惊讶其大的东南侧停车场。)

餐厅内部纵深很长,装潢也上了点档次,门口贴着醒目的禁止携枪标志。照顾堂食的老板母女有些警惕,因为正逢“调查”敏感。我去得次数多了,她们才肯做点简单回应,这使得空气中一直弥漫着轻度僵持的味道。

‍收银台上有一纸名单,我看到的那次已有20多人签名,几乎全是中国人的名字,“成年女儿”告诉我,所有这些人都是可以在餐厅刷卡领饭的。

这里可就算是福耀的官属食堂了。

(餐厅外贴着严禁刀枪入内的警告。)

(餐厅柜台上名单所列人员可刷卡吃饭。)

‍饭菜不错,有真正中餐的色香味。毕竟福耀工厂在戴顿地区算是中国人扎堆的地方。那些天在各州游走路途中我吃尽了假里假气的“美式中餐”,有点烧心,一尝到这家饭菜的道地,还真有点百感交集的意思。

‍唯餐厅菜价挺贵,一顿的花费竟然能和洛杉矶打个平手,甚至更高,这在戴顿此一全美第三贫穷的城市里显得格外刺眼。

(华美餐厅菜价并不便宜。)

巧也算巧,我正吃着的当时,进来一位前来买饭的福耀非华裔员工,其人高大威猛、举止不羁,热情主动地隔着长串空桌子一路走过来跟我握手,自报名叫“Raahkum”。

‍这可不赖我。

这可就是我的机会了。

‍我站起身来,时间紧任务急,连脖子上的餐巾纸都来不及拿下,跟撞在枪口上的来人开口就谈。

他语带炫耀地说出自己的工种,那可是穷我毕生所知也无从了然的懵嚓,我则干脆劈头问起他的薪酬。他有些意外,但也不太惊慌,只说是对自己的收入“非常满意”。

(我和福耀员工Raahkum的合影。)

一直以来都有美国福耀工人在社交平台上留言展览自己的薪水,2024年更感叹“工资明显上升”。现在他们刚入厂的员工平均时薪至少每小时17美元,而且会根据三班倒的时间段有所调整,第一班17.50美元,第二班和第三班18.70美元。

Raahkum说,“你知道吗?绝大部分员工在进入福耀的第2年,时薪就能达到20美元”。

我心算了一下,每小时以20美元计,周休2天,每天工作8小时,每月22天的月薪差不多会在3520美元,年薪则是4万2。

如此收入,作为在著名贫困县起步未久的青年蓝领,很可以了。何况他们还会有薪资水涨船高的第3年和之后的第N年。

(美国福耀厂内的工作情景。)

想必这也是为什么这位仁兄满脸飞光流彩,他说自己很感激福耀给他了安身立命机会。我提到奥巴马纪录片中谈到曹德旺坚决不允成立工会:“作为一个工人,你愿意在没有工会的公司工作吗”?

宽头大耳的Raahkum直言:“只要工资好,我不需要其它。”

(福耀的成品玻璃大批诞生。)

每次从华美餐厅出来,我都再会去东南侧停车场把车停在那里等等和看看,好奇从车边走过每位工人的随机风貌。这里面有着为数不少的华裔,仅以我在那里撞见的人群而言,亚裔面孔占比差不多能到1/3。

‍福耀管理森严,主大门设有专人把守,我估计探头探脑的外人连靠近的可能都没有。厂门设有旋转单向铁闸,人一旦绕出来之后就回不去了。

而在东门,保安稍松,也没有门卫把守,这让我得以看清门口贴着的严格入厂规定。

(福耀提供员工进出的正门壁垒森严。)

(在福耀停车场能见到很多中国工人。)

‍东门申明未佩戴证件的员工禁止进入:“所有员工在进入厂区时必须始终佩戴身份证,或者致电你的主管或经理带你进去。”

‍紧贴在一旁的《福耀公司管理条例》中详细公布了员工徽章规定:

~员工不得使用其徽章向未佩戴徽章的其他员工、供应商、承包商、访客、客人、亲属等提供未经授权的访问权限。提供未经授权访问权限的员工可能会受到纪律处分,包括解雇。

~福耀玻璃美国公司社区的每个成员都应质疑任何未正确佩戴徽章的人,并向其主管或人力资源部门报告违规行为。

就这身份证和徽章,两个还是一个?

(厂区东门贴出的各种条规五花八门。)

在这些申明员工进入厂区的严格条例旁边,还有一个《访客须知》:

~安全第一,注意来往卡车。~非本厂员工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工厂。~本厂员工进厂须佩戴徽章,非本厂人员须佩戴参观证。~来访人员只可在登记后在相关人员的陪同下进厂。~严禁拍照、吸烟、喝酒、动用明火、随地吐痰、乱扔杂物。~进入厂区之后未经许可,禁止触摸各种设备设施。~不得将厂区物资带到厂外。~不得携带铝制材料进入工厂。

‍所有条例中,英文部份比中文详细周全很多,但无论哪种文字,末尾一条让人感觉最高深莫测。

铝制材料!

(各条例都有中英文对照。)

如果转弯抹角,我在周边关系中定能追到可带我进厂的职工线索。我当然也可以直接向厂区当局提出参观申请,这应该比让职工带进工厂更为简易顺遂。

但我最终觉得还是算了,真要周吴郑王地进厂被灌输一些五花八门的数字,连我自己都没啥兴趣。

(福耀总厂局部鸟瞰。)

站在福耀的停车厂,看着与天同宽的曹德旺制造,我连续多天除了惊讶,还是惊讶,感觉冰冷的厂房对我竟然有一种他乡故交的吸引。面对地图无言推算,我才明白自己所看到的东南侧硕大停车场,其实只是福耀占地的1/10不到。

福耀向西南方向还在扩建车间,这需要越过一条交通繁忙的主干线,我在那里时,新厂房的地基都已完成地面布线。

2024年上半年,福耀的收入同比增长了22%,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利润增长了23.36%,这主要得益全球需求的增加和生产效率的提升。此外,2024年第三季度的业绩显示,净利润较2023年同期增长了54%。

说来说去这是双赢。

(福耀横跨这条大道正把厂房向西扩展。)

(《纽约时报》刊出的福耀车间和工人。)

我脑子里持续回响着曹德旺7年前的摊牌:“美国应该再进行一次工业化,不能只靠全球供应链。中国的生产成本正在赶上美国的生产成本。”

这么听着,就会觉得天高海阔顺理成章。

不让众目睽睽拖延胆识。

(上了国内《时尚》杂志的曹德旺。)

当旧经验和老办法一夕宵遁,你的践行和纠错就是你的兴衰,曹德旺先于人前只身上路。

一面是海水一面是火焰。

唯勇敢落地有声。

话题:



0

推荐

陈燕妮

陈燕妮

130篇文章 12秒前更新

作家、报人、记者。生于杭州,长于北京,毕业于上海铁道学院机械系铁道车辆专业,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曾任《中国社会保障报》记者。1988年赴美,曾任美国《美东时报》记者,美国中文电视台记者,曾为《美洲文汇周刊》负责人,自1994年起出版过《告诉你一个真美国》、《纽约意识》、《遭遇美国》和《美国之后》等十多部畅销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