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昨天凑足了要买的长长一串物品清单冲到Wholefood超市补货,店内店外已出现让客人保持“社交距离”站位的各种贴纸。为控制店内人潮,他们也在超市入口处预做截流,分批放人进入。
所有的购物车都会经由员工喷洒消毒液消毒,因此车们会分成“脏的”和“干净的”两类,只是店内目力所及,所有店员还是绝无一人戴上口罩。
非但店员,顾客中也只有少数华人戴着口罩,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这些“口罩脸”确实看上去颇为病态和揪心,致使空气都有些板结。
距离“封城”当日,洛杉矶已经车水马龙地过了将近十天,眼看纽约的病患数字一路飙升,太多在美华人断定这和美国人不爱戴口罩关联极大。
前几天去Pomona Valley医院捐献,走近我车的接待人员毫无防护,既无手套也无口罩。他从副驾驶窗口那边凑近我车跟我对话时,让我感觉距离过近,绝对谈不上六英尺,我因此对他每天阅人无数导致容易感染有所忧虑。但当我问他口罩戴否问题时,他下意识地说,“我们医院对我们没这个要求”。
这似乎也说明了中国人和美国人在口罩问题分界的根本,中国人绝大多数为了自保是自己要戴,而美国人却是除非有上峰要求,不然不戴。
这种“不戴”的无惧起源于认知区别,很多美国人坚持认为新冠虽凶,却只是流感的一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国年轻人一直不愿放弃刚好到来的春假,一如既往去海滩人潮拥挤地狂欢。
而且美国人认为“勤洗手”比戴口罩有效得多,育儿多年,我确实看到在美国文化熏陶下的儿子每次洗手都必用肥皂液,洗手的质量和时长和也远比中国人的“顺水一撩”细腻拖沓。
相反,戴口罩这事在美国真的有点不得人心,我不止一次地听说过,周围有华裔学生在父母的威逼下戴着口罩上学,结果被同学耻笑、老师指责,认为这是“对别人不尊重”。

(美国路边一块语言精辟的看板,说是“如果你还能闻到其他人的屁味,说明你和他们的‘社交距离’远得不够”。)

面对无所适从的口罩困窘,如果仔细观察,洛杉矶政府的说法随着感染人数的飙涨有微妙更改。

3月6日,洛杉矶市长贾西提在记者会中还教导民众,“没生病的人不需要戴口罩”。随后,中国抗疫教父级人物张文宏在面对洛杉矶留学生提出的口罩疑问时也如此回答:“加州现在有着3000多位感染者,这和州内4000万人口相比,意味着差不多只有万分之一的感染概率,也就是说你外出碰到新冠患者的概率只有万分之一。为了万分之一的概率强迫所有人戴口罩,这种防控效率很低,而且口罩总有摘下来的时候,比如吃饭时等等。
但到了3月26日,也就是被新冠病毒的雷霆万钧砸得发懵的二十天之后,贾西提公布了应对疫情的“洛杉矶保护计划(LA Protects)”,其中重点谈到了口罩,说是市政府已经和地方服饰业联手,在未来几周开始生产非医疗级别的口罩,尽快达到产量每天五百万个。新闻指出,这类突击生产的口罩受益人群是医院的非医护人员、密切接触客源者以及所有民众。
在如今美国市场上口罩奇缺的状况下,相信这也是一个隘口,口罩有了,才能有戴与不戴、强制戴与不强制戴的选择。遗憾的是此时加州新冠确诊数字已然翻番,高攀至6千。
美国如此,欧洲也差不多,有关口罩防阻传染效力的争执一直都有。3月7日,欧盟各国卫生部长达成一致协议,拟联合购买口罩和防疫药品分发给各成员国。当时,欧盟也呼吁健康的公民不要因为害怕病毒而戴口罩,也不要使用消毒用品,这些物资应该留给医护人员和染病患者。“因为它们反正也起不到预防感染的作用”。
据《纽约时报》报道,口罩能否有效防止病毒传播之争,在美华人医学界也是意见各异。曾多年在中国科学院及康奈尔大学专做病毒研究的一位资深华裔医生,就坚决不主张戴口罩。他说,“口罩是不可能阻挡所有病毒的,而且它很容易给我们一个错误的安全感,让我们疏于其它防范,特别是勤洗手。”
担忧华人因为戴口罩惹事,他还曾发微信给周围华裔,劝大家不要戴口罩出门。但他的建议并没得到预期结果,有些人甚至指责他“过份迎合美国白人心理”。
信奉戴口罩防感染并取得极大成功的例子,就是中国,因此中国的防疫专家似乎最有发言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近日接受美国《科学》杂志专访,谈及如何看待美国的新冠防疫措施时表示,欧美国家在防疫上犯的一个重大错误,就是“人们没有戴口罩”。他认为“新冠病毒是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的,其中飞沫在传播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所以人们必须要戴口罩,因为说话时肯定会有飞沫从嘴里喷出来。”
无独有偶,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前专员Scott Gottlieb日前也曾呼吁美国应强制全民在出门时都戴口罩,让那些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很难再透过呼吸道飞沫(又见“飞沫”)将病毒传染出去。
好在纵向而看,从勤洗手开始,美国社会的自律已延展到保持“社交距离”,我在想,下一步就应该就是戴口罩了。
今天看到一个颇为独特的路边招牌,上面对“社交距离”有着精辟认定:“如果你还能闻到其他人的屁味,说明你和他们的`社交距离`远得不够。”

(全美执业医生发起的白宫请愿,呼吁在全美出现在医疗机构的所有人都要戴口罩。)
今早,我也在给白宫的请愿信上签了名,力争政府强制要求患者和医生在所有医疗机构内都戴口罩。这个请愿由执业医生们发起,他们呼吁:“我们作为全美的执业医生,希望敦促更改CDC用于新冠病毒的PPE现行指南,已造成大面积流行的新冠病毒会造成大量感染病例,其中大多数是无症状的,这个无症状人群会构成社会主要的传染源。我们坚信,现在是时候要求所有人,包括患者和医护人员在所有医疗机构中都戴口罩,以防止病毒传播并保护医护人员。”
只可惜这点在中国人看来相当“起码”的请求于3月18日开放联署之后,十几天过去,全美只有六千多人签名支持,距其目标联署人数的十万,还有长路要走。
没想到这种有点“旁门左道”的倡议,会成为事关人命的拉力赛。
我本人在通透敞亮的美国人群中对戴不戴口罩这事还是顾虑再三,事实上现在在洛杉矶出门而看,街面上连三分之一戴口罩的人都没有,想来想去只好用“减少出门”这种几全其美的办法独善我身。
晚上,我重温了纽约州长、帅得扎实的科莫3月27日跟国民警卫队一席讲话中的闪光段落,他说:“病毒攻击的是我们中间最脆弱的人,他们是我们的父母和祖父母,是我们的姑姑和叔叔等亲人。你们处在重要的历史时刻,这一刻将改变这个国家,将会被后代一直谈论,这是个塑造个性、改变每个人本身的时刻,会让人们变得更强或是更弱。也许十年之后你跟你的儿子或者孙子讲述今天的时候会热泪盈眶,因为你记得失去的生命,你记得他们的面容和名字,你会记得我们是多么努力,但依旧失去了我们挚爱。你会流泪,因为这是一件悲伤的事情,但你也会为自己今天所做出的一切,倍感骄傲。”

(西南航空公司的班机满载着前往纽约的医护人员。)
同样是在今天,我看到最感人的照片是一张西南航空公司所属飞机的机舱内拍,里面坐满了来自全美各地的医生和护士,他们正在前往“美国的武汉”纽约,一眼望去,满舱信心。
这是人间充满恐惧的第三个月,虚渺的概念在完成侵占,使我们或有或无的口罩日历注定刻骨铭心。

 
了解抗疫现场,参看财新“万博汇”:【专题】万国博主联播 五洲游子观察
话题:



0

推荐

陈燕妮

陈燕妮

110篇文章 2分钟前更新

作家、报人、记者。生于杭州,长于北京,毕业于上海铁道学院机械系铁道车辆专业,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曾任《中国社会保障报》记者。1988年赴美,曾任美国《美东时报》记者,美国中文电视台记者,曾为《美洲文汇周刊》负责人,自1994年起出版过《告诉你一个真美国》、《纽约意识》、《遭遇美国》和《美国之后》等十多部畅销书。

文章